首页
5E绝电实验室
产品中心
合作模式
新闻中心
关于我们
商城
5E绝电实验室横幅
电的发展史
1E:发现电的存在。18世纪50年代,富兰克林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风筝实验,发现并证明了电的存在,为人类用电创造了实验支撑,开启了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大门。
2E:发明电灯实现电的第一次运用。19世纪70年代,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直流发电机与钨丝灯泡,成功地让电给人类带来了光明,标志着人类第一次迈入了用电时代,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3E:实现电的远程传输。19世纪80年代,科学怪才尼古拉·特斯拉发明了交流发电机,实现了电的远程传输,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技术革命,从此生产力极大提升,社会进步加速发展。
4E:绝缘材料的广泛应用,让电深入千家万户。进入20世纪,绝缘材料被广泛应用,使电在传输过程中更加安全,更加贴近生产生活,人类社会从此迈入日新月异的电气时代。
5E:迈入绝缘连电时代:21世界,中国成都周刚,带领阿尔刚雷团队,经过十余年坚持不懈努力,找到了一种全新的连电方法——绝缘连电(简称5E绝电技术),将“电老虎”关进铁笼子,让用电安全实现了质的飞跃。
5E绝电技术
用电领域的基础性、前沿性、颠覆性技术,填补“绝缘连电、水下连电、无电弧连电”三项国际空白。
“绝缘连电”已替代“裸露连电”成为全新一代安全用电技术,
正在成为全球安全用电的风向标。
技术体系
| 防水电连接技术
采用动态绝缘技术,实现水电分离,让电的连接达到静态IP68、动态水电相融(高于IP68)。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厨卫插座、户外用电、地下空间、船舶舰艇、应急救援等,有效提升电器设备的安全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,达到全天候、不间断、更安全的技术效果。
| 深海电连接技术
采用动态绝缘和压力置换等技术体系,实现水下及深海带电湿插拔连接和连电无压差,确保深海连电和通讯连接不受水深影响。目前,模拟产品已通过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检测中心1.2万米水压测试,水下漏电流小于0.1mA。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水下连接器、深海连接器,以及水下机器人、海底充电桩、海底监测网、深海钻井平台等。
| 无电弧电连接技术
采用通电时序和电弧封锁技术,让插座、开关、连接器等设备在连电过程中不产生接触电弧,有效防止因电弧引发的环境爆炸。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、天然气、矿井、化工厂、粉尘车间、生物医药等易燃易爆场所。
| 智能电连接技术
采用智能连电判别系统,让传统的一次连电变为二次智能连电,弥补连电端口绝缘防护缺失的技术漏洞,有效提升连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。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插座、电池充/放电接口、新能源汽车充/放电接口等,提升设备的安全性和智能化。
| 防水电连接技术
采用动态绝缘技术,实现水电分离,让电的连接达到静态IP68、动态水电相融(高于IP68)。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厨卫插座、户外用电、地下空间、船舶舰艇、应急救援等,有效提升电器设备的安全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,达到全天候、不间断、更安全的技术效果。
技术价值
提升安全标准
5E绝电技术从事后防护,到事前防护,为中国14亿和全球80亿人口的用电安全,消除触电事故和电气火灾,提供了全新的底层技术支撑
扩展应用场景
5E绝电技术解决水与电的矛盾,拓展电气产品应用场景,让占地球71%面积的海洋深度开发成为可能
增强核心竞争力
5E绝电技术为电气提供了全新的安全用电解决方案,让企业在激励的市场中获得差异化竞争力
赋能产业价值
5E绝电技术将赋予电气新基因和新生命,让传统电气产业安全升级和附加值提升,让新兴电气产业层出不穷
技术认定
知识产权
5E绝电技术先后获得获得中国、美国、德国、法国、英国、瑞士、西班牙、 意大利、荷兰、瑞典、澳大利亚、日本、韩国等国家专利授权优先保护,形成了完整的专利池保护。
国际领先
2016年9月,四川省经信委组织国内专家对5E绝电技术进行评估鉴定,一致认为:该技术为国际领先水平